WFU

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

體力、胃口都不好的口腔癌患者



作者: 白衣隱者 




他是一位中年男性,和「四診合參助口腔癌術後患者」中的患者一樣,罹患口腔癌,已完成西醫治療。

這兩個患者,都有口乾口渴,喉嚨痛,吞嚥疼痛,口腔黏膜、舌頭、咽喉充血紅紅等症狀,也一樣是脈細細弱弱。

但,在門診互動中,白衣發現他們的體質截然不同!

本文的這位患者,精神不太好,不太喜歡說話,講話聲音較弱,食慾差。

雖然他們一樣都有頭面部、口腔咽喉的熱症,但本文患者整體的精神狀況比較差,食慾也不太好,除了「上焦有熱」之外,還合併「中焦虛寒」。

所以,同樣的疾病,雖有類似的局部症狀,但在不同體質的人當中,用藥絕對不會是一樣的。

白衣稱之為「更有針對性更精準的治療」,這也是中醫調理體質的特色。

本文患者,除了給予清熱瀉火藥物之外,白衣更加上了調整消化系統和補氣的藥物。

一週後他的口腔咽喉不舒服症狀大減,但他還是食慾不好。白衣再次把清熱和補氣藥物的比例調整。再一週回來,他食慾已經進步許多了。

這時候,白衣也發現他的應對、舉手投足間,明顯感受到更有活力,暗示著他的陽氣逐漸恢復。

癌症治療後,如何「替患者量身打造專屬於他個人的中醫療程」?

如何用最短的時間解決他的不舒服?

如何緩解痛苦和提升生活品質,並且要提升他的精神體力?

這些都是患者短期內很直接、很迫切需要獲得解決的問題。

上面這些問題都有進展後,才會進入「長時間」或「階段性」或「間斷性」的調理,希望可更進一步提升他的抗癌力。

這些治療計畫,都是醫者希望可以做到的最完美狀態。

當然,也有不管怎麼治療,都無力回天的案例,後面將會慢慢帶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