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白衣隱者
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
這句白話來說,是指外邪(致病原)入侵人體,造成發病,代表這個人的正氣(免疫力、抵抗力等)必定比較虛弱。
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
這句大概是說,如果人體內的正氣充沛,外界的致病原就很難侵襲人體。或,即使入侵人體,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傷害。
這兩句話的重點:致病原 VS 身體強弱 的戰爭
古代人沒有顯微鏡、細菌培養、病毒檢測等技術,所以無法區分是那哪一種「邪」入侵身體,因此統稱外邪。依發病後的症狀表現,又可以歸類為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種特性,這邊就不多做解釋了。
這兩句話,重點是表示在古代的中醫,就已經觀察到外在存在有邪氣(致病原)會入侵人體。
並且也觀察到人體的正氣足夠的話,即使致病原入侵,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。
只要正氣強大,就可百毒不侵?!
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」這句話,有些人可能會誤解,以為只要正氣內存,就有神功護體,可以天下無敵,百毒不侵?!
這完全是曲解了古人用字精簡的原意!
外界這麼多致病原,不同致病原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。以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這種傳播力很強的瘟疫性病毒來說,不管你覺得自己抵抗力有多好、身體有多強壯、正氣有多強大,只要有曝露風險,病毒就有很高的入侵的機會,並且不會挑年齡、身份、膚色、國籍……。
防疫產品,有病治病,無病強身?
在疫情期間,也有很多人推出防疫茶飲、防疫XX、防疫XXX。
這類產品,或許、有可能、有機會、不一定,對某些族群有提升免疫力的效果。
但更重要的是,不要誤導大眾,以為使用了這類產品,就可以百毒不侵。透露出這種訊息導致民眾受誤導,這都是很不應該的行為!
SARS-CoV-2是傳播能力很強勢的病毒,會不會得病,真的只是運氣好不好或機率的問題。你可以做的是讓自己得病的機率降到最低,幫自己製造更多好運氣。
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,面對瘟疫,首重的是「避免」被感染!
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;做好個人防護,才是最重要的護身符
如果要避免感染,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曝露風險、並且確實做好個人防護。就算練成金鐘罩鐵布衫,也是可以穿盔甲滴,因為武功再高,也怕菜刀啊!
所以,沒什麼事不要覺得自己很強壯到處往外跑。要出去也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、避免不必要的移動,還有要打疫苗……,該做的個人防護,一樣也不能少。
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超級強壯,但你的家人、朋友,不一定跟你一樣百毒不侵。所以,做好防護,保護自己,也是保護你所愛的人。
遇到「虛邪賊風」,避開它、走為上策。把命留下來,過幾年又是一條好漢!
如果保護措施已做到十全十美,不小心還是得病了,這就真的是機率問題,不要怪自己,只能怪賊人太過強大,無孔不入。
那得病了,怎麼辦?
剿滅殺敵,勝利的關鍵之一
以現代醫學來看,確認是那一種外邪入侵,很重要!因為,找到敵人,再針對性的剿滅敵人,是一個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做法。
但,如果還沒有找到剿滅敵人的武器呢? 或
病毒很狡猾,常常會喬裝變形,躲避武器呢? 或
已經找到武器,但殺傷力實在太強大,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……
這時候面對疫情,正氣內存,可能是得病後很重要的存活關鍵之一。
充沛的醫療能量,堅強的醫護團隊、防疫團隊,也是存活的一大關鍵,致敬所有第一線的防疫人員。
新冠感染重症危險因子
根據這一年多來大型流行病學分析,發現新冠感染後,造成重症的危險因子有以下幾點:
- 年紀大
- 罹患慢性疾病:心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癌症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、慢性腎炎等
- 曾器官移植、免疫功能不全
- 懷孕
- 肥胖
- 抽菸等
資料來源:
1. UpToDate, COVID-19: clinical features
2.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編, 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十一版
身體強弱、正氣充沛與否,也是致勝的關鍵之一
在這次的新冠疫情中,身體狀況較差、免疫力較不好的人,比較容易進展到重症或危症。這都顯示出,身體的體質強弱,也是在病毒和人體的大戰中,很重要的關鍵。
身體的正氣,需要規律且長時間的培養,才能不斷的將體力、精力、抵抗力等,都維持在良好的狀態。
若得病後才想起要規律生活作息、飲食正常,才想起要做運動,那是緩不濟急,遠水救不了近火。但,也總比得病後繼續熬夜滑手機繼續消耗體力好一些。
若不小心罹病了,那就要進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了!
中醫在這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中,可以發揮什麼角色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