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

有一群人,身體一籮筐的不舒服 --(第二話)發生昏厥的年輕人



作者: 白衣隱者





曾治療一位年輕的女生,她身體有眾多的不舒服。

她症狀輕則容易倦怠、怕冷、緊張焦慮、口渴、腹瀉便秘交替、心悸、頭暈、失眠……。

重則頭暈加劇,難以出門。

她甚至曾多次在外發生昏厥送醫,針對昏厥安排了一系列檢查,結果顯示無特殊結構性的異常。

最後長期在身心科接受治療。

她來找我的時候,上面的症狀仍然持續,時好時壞。舌頭伸出來看是紅紅瘦瘦的(代表熱),兩手的脈把起來,沈細弱無力(代表寒),所以是又寒又熱???

對於身心科的診斷,我並沒有仔細去探討。身心科醫師對疾病的確診判斷都很嚴謹,那是身心科醫師的專業。

我在意的是,如何幫助她!


針對著患者的一籮筐症狀,和突然昏厥發作,中醫有什麼看法呢?


首先,她是一個容易緊張焦慮的人,她的症狀在遇到難題或壓力時,會更明顯。

再來,她的症狀,在月經前後,也會加重。

容易緊張焦慮,壓力大就發生症狀,這種跟情治有關係的症狀,中醫常歸在「肝氣鬱結」。

若體質狀況還不錯,體質屬「實證」,會容易變成「肝火旺、心火旺」,出現煩躁、易怒、失眠、口渴、便秘、或大便泄瀉黏膩、甚至會頻尿(膀胱過動)等。

但這位患者的情況不完全只有熱,她的體質也不甚強壯,顯然不是單純的火氣旺,應該隱藏著更複雜的體質狀態。

我常常會形容,這是「肝火旺,合併有氣虛,最後變成陽虛」的體質演變過程,也是很多年輕人常見到的一個證型。

有一類人,個性較敏感,對很多事情或別人的目光比較在意,做事也不會擺爛,更可能常常是犧牲自己的那一群人。

可能別人做這件事情,只要花三分力,但這一群人,卻要花五分甚至是更多的力氣。

當還年輕,或體力狀況尚可的時候,可能不會怎樣。但隨著時間拉長,體力長期透支,又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的情況下,就算有熊熊烈火,也會慢慢燒得一乾二淨。

最後,就會兼夾著出現氣虛的症狀,覺得疲倦,提不起勁,大便不乾不硬卻沒力氣排出來的感覺等。

各個部位氣虛的表現都不一樣,但這都暗示著身體的整體機能慢慢下降。

若再不處理,氣虛便會進一步發展成陽虛、或陰陽兩虛。

陽虛,怕冷,手腳冰冷,虛陽浮越(可延伸閱讀: 虛性的亢奮 這篇),容易腹瀉……。

回到這個病人,來看我的時候,火氣旺的症狀已經不強烈,更多的是氣虛、陽虛。

當氣虛或陽虛到比較嚴重的時候,會容易突然出現恐慌、冷汗直流、甚至是虛脫或昏厥等「大氣欲脫」的狀態。

喔!所以,要給她大力補下去嗎?

只對一半,不要忘記,她的本質是肝氣鬱結!也就是敏感的個性、忘記要先善待自己、不放過自己……。

所以舒肝解鬱,和門診閒聊中帶一些開導性交談(那時的白衣,還沒有這麼忙,現在就……),幾乎貫穿整個治療過程。

在她體力很差,頭暈到無法下床,或虛脫頻繁發生的時候,我的藥給予大劑量的溫心陽、補心氣、固脫等藥物。

在她狀況還不錯的時候,則會給予舒肝解鬱兼補氣的藥物。

這樣治療下來,她的體力狀況恢復很多,昏厥虛脫也少很多……

身體處在失衡的狀態


說了很多中醫的術語,其實道理很簡單:她身體處在一個失衡的狀態。

不管是一堆艱澀難懂的中醫語言,或是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失調,或是其他的診斷,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同一個人,所指的也是這個人的身體無法好好的調節到最佳的狀態,所以就出現一籮筐的症狀。

這些症狀,會隨著情緒、壓力、個性、休息是否充足、是否過勞爆肝、月經期、氣候變化……等高低起伏。


很多人都會問,這會根治嗎?


我只能說,在你很不舒服,甚至是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時,我可以用中醫的方法,盡力幫你跨過去。

但是,症狀能不能長期維持穩定,決定權並不在我,而是你自己。

要學習多善待自己,把步調放緩,多愛護自己。

體力很差的時候,搞不好你適度的擺爛,在外人看來你還是很盡責。

體力很差的時候,也不要想著鍛煉什麼強大的體能,不要把自己操乾榨乾,適度的休息一下也不錯。

當體力不錯的時候,再把握時機好好的去鍛鍊。

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,生活步調偶爾慢慢走,偶爾走快一些,保留實力才能長長久久。

啊!我就是沒辦法這樣,我就是有很多業務要處理,我就是沒辦法早點睡,我就是……

那,我們就會常常見面了,多謝惠顧(大誤)。


延伸閱讀: (第三話) 以為半夜心臟病發作快要死掉的年輕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