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白衣隱者
多年前的白衣,又接到急性病房的照會單…
他是一個中年患者,因外傷導致高位頸椎骨折,合併頸椎脊髓壓迫損傷。脊髓是很脆弱的,受壓迫後,他的頸椎以下的肢體癱瘓,且併發急性呼吸衰竭。經急救團隊插管和穩定生命徵象後,他接受了頸椎手術,最後接受氣切手術長期照顧。他已住院兩個月,這段期間反覆發生肺部細菌感染,正在接受越來越後線的抗生素治療。即使感染控制下來後,氣切管仍可抽出大量痰液,且患者因癱瘓也無力咳出。
我接到會診單後,家屬希望中醫可以協助他早日把肺部感染控制下來,早日出院接受更積極的復健治療。
我站在他的床邊,開始了中醫四診:望聞問切。
他四肢癱瘓臥床,雖身形高大,但因長時間無法動彈,已經四肢肌肉萎縮了。
精神倦怠,無神,怕冷,痰多且稠無力咳出。按壓四肢水腫,腹扁平按壓軟、但扣診腹脹鼓音。嚴重的姿勢性低血壓,床頭一升高即頭暈虛脫感。舌淡苔白膩,脈弦滑。
白衣判斷為因脊髓損傷致虛,導致反覆外感風寒,痰涎湧盛。
感染、發炎指數或白血球上升,不等於身體就是熱性體質
很多人一看到肺部感染,白血球升高,發炎指數上升,發炎很嚴重等,常會想到清熱消炎,所以要開清肺熱藥。
以患者體型來看,出現大肉消瘦、肌肉萎縮,雖身型高大,但已非壯實之人。
患者倦怠虛弱,頻繁發生姿勢性低血壓冷汗虛脫等,心陽虛損已顯現。
所以,看到反覆肺部感染,就要自我想像腦補他身體很熱,就要開立辛涼解表,清熱解毒的藥物,而忽略上面的種種看得見虛象嗎?
錯錯錯!硬是要把發炎當成是熱性體質,硬是要把中藥當成西藥來開,中藥的殺菌效果,比得上西醫最後一線的抗生素嗎?
既然比不上,那幹嘛還要多此一舉!
老生常談,中西醫結合,分工合作,發揮各自所長
當下,我相信團隊合作,把殺菌的重任交給西醫處理。我要做的是發揮中醫的專長,顧好他的精神體力。
他在配合服中藥一週後,痰量減少很多,精神體力增加,怕冷減輕,抬高床頭仍會頭暈/眼花,但已不會有冷汗虛脫感。
影響疾病因素有很多,若病情出現變化,則要儘速見招拆招
取得初步的成效後,白衣開始調整處方,把治療著重在處理脊髓損傷。
沒想到轉方後不久,正直冷氣團氣溫驟降,他的痰量再次變多且黏稠難咳,再次發燒併發肺炎。從中醫角度來看,這是在外之風寒入侵,導致病邪再度入裡化熱。
雖感染指數再次竄高,但他變得極度惡寒,蓋數層棉被扔覺得怕冷,且姿勢性低血壓和虛脫更明顯。
雖然再次細菌感染,呼吸系統局部呈現熱象,但白衣更在乎的是他整體的形寒肢冷,精神萎靡,冷汗虛脫,且病程反覆發作,這是身體已虛極,少陰壞病已顯露。
若辯證發現虛像顯露,陽虛陰盛,當急用溫藥!
當急溫之!火神派的附子,再次出來救駕!
因病情複雜難纏,用了數種火神派藥物搭配:溫陽解表,溫陽清熱袪痰,溫陽健脾祛濕,溫陽固脱。
經這次用藥1-2週後,患者狀況逐漸進步。抬高床頭雖血壓仍會下降,但已不會虛脫或頭暈眼花。
反覆肺部感染的無限循環也中斷了,成功停用抗生素。
氣管的痰近乎全消,所以也順利把氣切管移除,臥床數月後,終於可轉出急性病房,安排復健療程。
西醫善攻、中醫善守,攻守兼施,加上團隊的很多成員協助,一起將病情穩定
本例中西醫結合治療,西醫擅長殺菌控制感染,為中醫爭取寶貴的時間。若無抗生素治療,患者可能早早就已出現嚴重敗血症合併多重器官衰竭而走掉了。
白衣則著重在顧體力,顧護正氣,截斷反覆感染的惡性循環。
當然,堅強的呼吸照顧醫護團隊,以及看護的勤勞翻身拍痰抽痰等,都起著正向的效果,大家各司其職,讓病情慢慢好轉。
用藥如派軍遣將,藥物雖危險,但應用得當,仍拯救危急
附子,炮製不好會有毒性,它猶如一把大刀,是火神派在臨床上的重要武器。
武器可救人,若使用不當,也可傷人,所以很多人懼怕使用附子,或只敢加一點點點點 。
病重而藥輕,猶如杯水車薪。病重而藥重,白衣仍敢陪著患者向前衝。病危而藥石無靈,即便白衣想做更多,也常常有心無力了!
張貼留言